在鍋爐給水處理工藝過程中,除氧是非常關鍵的一個環節。氧是鍋爐給水系統的主要腐蝕性物質,給水系統中的氧應當迅速得到清除,否則它會腐蝕鍋爐的給水系統和部件,腐蝕性物質氧化鐵會進入鍋爐內,沉積或附著在鍋爐管壁和受熱面上,形成難溶而傳熱不良的鐵垢,腐蝕的鐵垢會造成管道內壁出現點坑,阻力系數增大。管道腐蝕嚴重時,甚至會發生管道爆炸事故。國家規定蒸發量大于等于2噸每小時的蒸汽鍋爐和水溫大于等于95℃的熱水鍋爐都需要除氧。
氧腐蝕是鍋爐系統中常見又較為嚴重的腐蝕。由于給水一般都與大氣接觸,水中的溶解氧基本上是飽和狀態,因此給水流經的管路和設備均有發生氧腐蝕的可能。
氧腐蝕經常發生的部位是給水管路和省煤器。由于省煤器內水溫逐漸升高,給溶解氧的腐蝕提供了有利條件。氧腐蝕一般都集中在省煤器的入口側,因為它的表面積大,能很快將水中殘余的溶解氧消耗掉。如果給水中溶解氧含量較高,腐蝕也可能延伸到省煤器的中部和尾部,甚至使鍋爐的下降管也遭到氧腐蝕;某些小型鍋爐,當給水不采取除氧措施時,溶解氧可大部分或全部進入鍋內。其中一部分被蒸汽帶走,造成蒸汽管路等的氧腐蝕。另一部分氧則造成鍋爐腐蝕。腐蝕的部位一般在鍋筒的水側及下降管內,而上升管內,由于鍋筒的除氧作用,使溶解氧不易到達金屬表面,很少出現氧腐蝕。
解析除氧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比較成熟的技術。其工作原理是將不含氧的氣體與要除氧的給水強烈混合接觸,使溶解在水中的氧解析到氣體中去,如此循環而使給水達到脫氧的目的。